四十载攻坚克难,四十载砥砺深耕。《药品管理法》在大浪淘沙的行业变迁中,历经时事的打磨,被不断更新和修订,也不断从药品研制、生产、检验、经营、使用等各方面强化着药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为药品安全这关乎民生国计的重大事项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药品管理法》不停革新,也不停升级更科学的方式守护着民众健康,对医药企业高效高质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它为企业提供了明确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框架,确保企业在药品从无到有的各个环节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不仅保障了民众的用药安全,也为企业创造了一个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推动着整个医药行业的健康发展。
如今,《药品管理法》已经走过了40个春秋,作为一家医药企业,我们身处岁月长河,在法规的引领下,也随之见证了医药领域的沧桑巨变。
一、回首过去
当《药品管理法》刚刚颁布时,它仿佛只是书本上遥远的条文,但现实是它对于每个企业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巨大挑战。例如,《药品管理法》第四十三条规定:“从事药品生产活动,应当遵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建立健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体系,保证药品生产全过程持续符合法定要求。”正是因为这条法律条款,使得药品生产企业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进行生产,保证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曾经也有一些小药厂为了追求利益,忽视生产标准,但在法律的威慑下,为了达到规定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企业纷纷进行大规模的整顿和改革,不断技术升级,提高药品质量。
我们公司也在逐步投入大量资金,改造车间、提升设备、优化生产流程、培训专业技术人员,以确保符合法律要求的生产标准。比如按照“企业必须对原材料的来源、质量进行严格把控,并建立完整的追溯体系”这一法律要求,我们企业反复梳理采购流程,加强了对供应商包括承运商的审核和管理,并为原辅料和成品的流通定制相应的规程和追溯渠道。在此过程中,虽然面临着成本增加和生产进度受阻的压力,但我们深知这是保障药品质量、赢得市场信任的必要举措。同时,《药品管理法》对药品追溯体系的要求,也促使我们企业建立了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了从原材料采购到药品销售的全过程追溯。这不仅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效率,也增强了消费者对我们产品的信心。也正是因为遵循着《药品管理法》的这些要求,才帮助我们企业抓住时代机遇,高效高质发展至今。
二、细观如今
随着时间的推移,《药品管理法》在不断完善,也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企业的负责人,敏锐捕捉到法律对创新药物和药物升级的支持和鼓励,积极开展研发工作,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增加高新技术人才的招纳比例,改善实验场地、升级实验设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严格遵循法律对各类试验的规范要求,确保数据真实、可靠和完整,并在一致性评价、仿制药申报等科研项目中取得了良好成绩和突破,而这些也使得我们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我们企业也在致力于《药品管理法》的培训和学习,为各项工作提供明确规范和指导,让项目团队从基础试验的严格要求到药品申报审核的严谨流程,每一个环节都有法可依。这不仅保障了产品质量,也激发了项目团队的创新热情,让更多安全有效的药品得以上市,造福患者。
我作为企业注册部的一名基层员工,经常会在工作中接触到《药品管理法》,因而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该法作为一道坚实的安全防线,对整个医药产业产生的巨大推动作用。过去,市场上存在着一些无序竞争和低质量药品泛滥的现象,但在法律日趋严格的监管形势下,那些不合规的企业逐渐被淘汰,市场环境得到了净化,为我们这样致力于高质量发展的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企业员工提供了更多的发展和提升空间。
在《药品管理法》助力药监事业蓬勃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见证了从最初的监管手段相对单一,到如今的科学化、智能化监管,监管部门的执法水平和服务意识不断提升,为我们企业源源不断提供着更多的指导和支持。
三、展望未来
《药品管理法》的四十年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发展史,见证了药监事业从稚嫩走向成熟,也见证了医药产业从粗放式发展到高质量创新的飞跃。大型药企不断崛起,科研创新持续突破,先进的制药技术广泛应用,国产药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日益提升。
我们公司也在《药品管理法》的鞭策下,不断优化生产流程,提高药品质量,加强药品注册。如今,我们企业已经在市场上树立了良好口碑,这离不开《药品管理法》的指引和约束。在践行《药品管理法》的岁月中,我们也亲身经历了其中的机遇与挑战,为了在机遇中实现企业科学可持续发展,我们不断改进与总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应对《药品管理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1.健全质量体系。履行全生命周期管理责任,强化生产全过程控制和供应商审核,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覆盖全品种、全链条、全环节。比如,对于无菌制剂,要严格把关生产过程中的无菌控制和原辅物料微生物负荷管理。同时,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管理,建设药品生产质量管理信息化系统,建立并实施药品追溯制度,及时准确记录并保存药品生产、流通、使用全过程信息,确保所有记录真实、准确、完整、防篡改和可追溯。
2.加强风险管理。对药品生产风险进行排查,按时有序逐品种、逐环节开展风险评估,建立风险清单,在源头和生产过程中采取管控措施,化解风险隐患。企业管理层和关键人员要明晰各产品的关键环节及关键控制点。药品上市后,主动收集、跟踪分析不良反应信息,强化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处置,确保对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药品质量排查到位,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3.严守安全底线。把严守药品安全底线作为企业发展的首要任务,高度重视风险信号的及时处置,确保持续合法合规生产。如发现存在质量问题或其他安全隐患的药品,立即停止销售,并告知相关企业和机构停止销售和使用,及时召回已销售药品。同时,按要求做好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不良反应直报工作,及时报送、分析评价,主动识别潜在风险,研究风险发生的机制和原因。
4.强化培训学习。开展全员培训,特别是质量、生产负责人等关键岗位人员要带头学深悟透药品法律法规的精髓要义,梳理相关法律规章对药品生产行为的要求,列出企业主体责任清单和负面责任清单,坚决不触碰法律红线。根据法律法规的新变化、新要求,对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全面梳理、细化完善补充,制定企业管理程序文件和操作规程。
5.关注政策变化,适应新生制度。及时了解《药品管理法》相关配套规章文件和指导原则的发布与调整,关注相关细则,评估其对药品品种交易的影响,并做好相应准备,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符合最新的法规要求。如针对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企业需明确自身在药品非临床研究、临床试验、生产经营、上市后研究、不良反应监测及报告与处理等方面的责任。
6.加强诚信建设。最新版法规强调了“处罚到人”制度,企业也需相应加强内部诚信管理,避免因个人行为导致企业面临法律风险。
回首荏苒岁月,《药品管理法》的发展走过了四十年波澜壮阔的历程,它始终就像一座默默守护的灯塔,照亮着医药行业前进的道路,如同基石,奠定了药监事业的稳固根基。它不断跟随时代成长,保护民众的用药安全,守护民众的健康福祉。我们坚信在它的引领下,医药企业也会继续朝向高质量、创新化的方向稳步迈进,积极应对机遇与挑战,为民众健康事业贡献更多力量。(国药集团威奇达药业有限公司 郭 峥)